我的提升專注力方法

Gary Chu
8 min readJan 7, 2018

--

在 Deep Work 這本書提到了一個我很喜歡的想法:

要願意下重本來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

人們在一整天的工作時間中,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處於隨時會被打擾的狀態,這種情況的產出效率非常的差

但如果能夠排除干擾讓自己進入了「心流」(flow) 狀態時,不到2個小時的時間是可以產出遠大於一整天 8~10 小時的工作,甚至是一整個星期的工作

又這樣的專注力是有極限的,當你的腦力被其他各種小事所牽絆住時,都是在消耗你的腦力,讓你很難進入心流狀態

因此很多學者或者需要大量運用腦力的工作者,會試圖尋找讓自己能夠隔絕外界一切干擾的環境下進行重要的任務。比如說在一個沒有網路的郊區小屋閉關一段時間,或者像 J.K. Rowling 一樣,她發現她在寫哈利波特最後一集時,家裡的小孩會讓她無法專心使她的小說進度嚴重 delay,所以決定花大錢長期租下一間高級飯店的房間,讓她能在飯店裡專注執行寫作的任務。

除了隔絕打擾的環境給她帶來很大的幫助以外,也因為下了重本,所以更使她更能夠提醒自己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也因此最後能順利的完成了她的小說。

以我自己的情況而言,或許是因為小孩快出生了,對於有小孩以後會被吃掉大量時間這件事情越來越焦慮,開始讓我想實行在 Deep Work 這本書看到的一些方法,所以逐步在近幾個月做了很多嘗試,試圖想要加速自己做任何事情的效率。

這個過程慢慢找到一些有效的方式,讓我越來越專注,工作和學習效率越來越高。尤其是接近去年底的這段期間,越到後來越明顯。

有些方式是自己內心心態上的調整,有些是外在事物的改變,這篇整理的主要是外在事物的改變

主動改善團隊的工作流程

去年年中開始我們團隊開始跑 Scrum 開發流程

Scrum 帶來很多好處,但在我們團隊也帶來一些問題,其中一個是「固定迭代週期的開發」,雖然好處是開發時程變得穩定且可預測,但是缺點是這樣的機制並不會讓效率達到最高的狀態,而且長期還容易造成開發人員的心力損耗。年底時感謝 Chris 的提醒,讓我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年底時我在團隊中提案做一些機制的修改。

目前對我來說效果非常非常好,我變得工作時間沒有增加甚至減少的情況下有更多且更高品質的產出,而且開始有很多的心力做各種研究和學習,算是擺脫了前一兩年的學習低潮,讓我開始有很多新的想法可以帶回給團隊。不過新的機制當然也有一些潛在可能的問題還要再觀察。這部分有空可以再寫一篇

關掉手機與電腦絕大多數的 notification

必做的一件事

要把所有手機待機時會突然跳出來的訊息全部關掉(iPhone 可以設定 app 的通知只有在手機使用中的狀態才會跳通知,這設定超棒),然後 Slack 只留公司網站嚴重錯誤的頻道有通知

避免自己不斷查看社交平台

這主要透過兩個方式

一個是 Chrome 安裝 News Feed Eradicator for Facebook。這個 extension 會讓你的 FB 動態消息變成空白(但是不封鎖朋友/社團/粉絲頁上的動態牆,也就是你有需要到某個 FB 頁面查資料時還是可以查,但又能避免自己無意義的一直刷動態消息)

另外一個方法是手機這邊。因為手機不能裝這種 extension,所以是透過安裝 Moment 這個 iPhone app,它會記錄你每天手機的使用時間,在你用得過多時給你提醒。

不要小看這樣的功能,它會讓你驚覺原來自己每天花了這麼長的時間在滑手機,也就間接的讓自己不會三不五時拿起手機查看

換掉內建的 MAC 中文輸入法

能否順暢的線上與團隊溝通以及作筆記,輸入法絕對是很重要的

原本用 MAC 內建注音輸入法,但是內建的實在是不夠好,沒辦法很好的學習自己常用的字詞,導致看書時作筆記的思緒總是沒辦法很流暢,總要三不五時費心力選字。與同事線上溝通時,也常常因為選字而中斷了腦中的思考

後來花了一點時間研究,發現 MAC 中文注音輸入法選擇不多,常見的自然輸入法或是不再更新的 Yahoo 輸入法,又都有一些缺點

原本都快要放棄了,想說乾脆之後找個時間來練無蝦米,結果不經意地發現鼠鬚管這個神祕的輸入法(不同作業系統有不同的名稱,在 Windows 這套輸入法叫做「小狼毫」),台灣的討論很少,但是一用真是驚為天人!學習機制很聰明,修正過一次的錯誤就能準確的學起來,而且速度比內建的還要快,不會像內建輸入法一樣偶爾卡卡的、甚至出現 MAC 彩球(類似 Windows 系統在等待程式運作時的「沙漏」圖案)。

鼠鬚管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地方,就是容許不按照順序輸入注音符號,比如說我想打出「天」這個字,傳統注音輸入法一定要按順序打出「ㄊㄧㄢˉ」,但在這套輸入法,你可以打「ㄢㄧㄊˉ」,也能打出「天」這個字,不需要很精準的打好每個注音符號,也能給你正確的結果。用了一陣子後,真的從中文輸入的不順暢中徹底解放出來

不過這東西比較 geek 一點,安裝設定上有點麻煩。
但身為軟體工程師,這種事情怎麼可能會難倒我們 :p ?

註:建議使用符合臺灣人習慣的「洋蔥版」設定,請自行 google 「鼠鬚管 洋蔥」

中止記帳的習慣

這一開始完全是個意外

原先有用 iPhone app 固定記帳的習慣。不過自從前陣子升級最新版 iOS 以後,記帳軟體因為很久沒更新了不能在新版 iOS 開啓,所以被強迫中止這個習慣。

原本有找到幾個替代品,甚至有些是要錢的,卡都刷下去了。但是後來仔細想想,記帳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其實效益已經很低了

原因主要是在於我記帳只是為了瞭解自己的花費習慣,並不是為了怕自己衝動購物花太多錢、或是想要督促自己存錢之類的原因

經過了大約兩年多的持續記帳後,我已經非常瞭解了自己的花費習慣了,因此記帳變成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有心理負擔的事情,沒有持續帶來更多好處

像是我經常惦記著買了東西以後還沒記下來,或者是一忙忘了記帳,過一兩天就忘記花過什麼錢,導致花很多時間回想 & 「糾結自己忘了記帳」這件事情。

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決定完全捨棄這個讓我分心的習慣,也因此專注力又提升了不少

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專注且習慣這是工作或學習的環境

這是很多人都講過有效的方式,就不多說了

唯一的差別就是自己徹底身體力行了,而且重點是一但發現工作狀態不對勁就立刻換環境。

像是在一間咖啡店點了飲料坐下後,如果發現效果不好,即使是浪費了那杯飲料的錢,也要立刻換下一間,不要糾結不要留戀。

然後感謝公司讓我即使每天去咖啡店工作也都可以報帳

使用降噪耳機

Bose QC35 真的是神物

雖然降噪耳機只是濾除一部分的聲音(主要是濾除持續性的低頻,像是遠處持續不斷的車流聲,以及環境中類似白噪音的聲響),但是光是這樣就能對腦部的負擔大大的下降,讓我快速進入心流狀態

當初曾經在 Sony MDR-1000X 和 QC35 之間考慮要買哪一個。MDR-1000X 的優點是音質比 QC35 好太多。但是 QC35 的佩戴舒適感大勝。因為是工作和學習時用的,如果戴起來有點不舒服,是會影響專注力的。加上 MDR-1000X 後來發生有災情,所以很慶幸我選對了。

把家裡的直立式洗衣機換成洗脫烘洗衣機

神物二

洗脫烘洗衣機很貴,買的時候有點心痛,但是使用後覺得實在是太太太划算了!

以往洗衣服時都要心裏掛記着洗完要趕快晾乾,加上幾乎每一件衣服我都會用洗衣袋,所以洗衣服對我來說是頗麻煩的事情,總要在一個「適當的時機」才會想去做。但這樣就要常常擔心衣服不夠穿而在心中掛記着,或者洗衣服時要擔心怕忘記晚點要去晾衣服

自從換了洗脫烘以後,隨時隨地都可以洗衣服,而且只要丟下去就可以忘了洗衣服這件事情,就算等到兩三天後才有空去處理也沒關係,心理的負擔獲得很大的解放

買了 Dyson 無線吸塵器

神物三

這跟換洗脫烘洗衣機很像,用原本的有線吸塵器吸地板對我來說其實也是有點頭痛的事情,所以每週週末才會吸一次

但地板常常三天不到就有點髒了,這時候腦袋就容易有個聲音告訴自己該去吸地了,但腦袋也會同時有個聲音告訴自己「好麻煩啊,週末再說啦」

最後覺得這件事情必須解決,所以開始研究了一下後發現每個用過 Dyson 吸塵器的人都讚不絕口,於是立刻決定購入

實際用了以後,覺得 Dyson V8 這台實在是太・好・用・了!!

使用起來的每個細節都遠超過市面上的平價吸塵器

現在每天休息時間隨時都可以很輕鬆地順便吸吸地,不但心理負擔完全沒了,而且還把打掃變成很開心的事情

我現在完全是這台吸塵器的腦殘粉,真的太好用了!

改善 Kindle 簡體書的閱讀效率

Kindle 上可以買很多台灣沒有的簡體書,不過看簡體書速度還是比不過繁體,差了至少一倍以上。所以後來研究了一下有沒有好的 Kindle 簡轉繁 solution,最後找到了 Epubor + Calibre 的這個組合可以解決這件事情,於是立刻在公司內揪團買了 Epubor ,讓我可以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閱讀

註:Epubor 是收費軟體,Calibre 則是免費的

其他

  • 不要讓待辦事情在腦中盤旋:專注做事做到一半突然有想到什麼等等應該要去做的事情時,立刻寫下來,然後遺忘他。

以上每一點都給我帶來很大的改善,不曉得大家有沒有什麼其他方法?我想多試試看不同的方式,有效的我會持續更新在這篇 :p

--

--